匠心酝酿,一坛好酒醉香百年
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,蜿蜒千里,它的修建开通繁荣了市场经济,丰富了文化底蕴,增强了民族自信。
运河兴,则城市兴。运河穿镇而过,有一座因运河而兴的古城镇名曰塘栖,塘栖古镇上有一家“同福永”酒厂,距今已有130多年历史,说起“酒”的酿造史,可以追溯到清末光绪年间。
同福永的前世今生
无处不在的水、悠长的弄、特色的老宅,仿佛都在诉说着塘栖曾经的喧嚣与繁华。运河经济的发达,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形成了一批代表性的、知名度较高的老字号,这些老字号大多前店后坊,这也是千百年来水乡老镇的商业经营特色,就连康熙、乾隆下江南时都要路过并驻跸此地。
当时酒酱业家喻户晓的知名商号不多,老百姓大多自酿自斟自饮,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又立于不败之地的要属同福永、仲嘉顺规模最大了,就连当地老人们也在街头巷尾议论着,塘栖能说道的东西很多,但真正称得上传承的,还是同福永。
清末民初,在浙北及苏南一带,酱园一般都兼营酒业。1890年(清光绪十六年),夏甫卿在塘栖西石塘街创办了“同福酱园”,亦唤作“夏同福酱园”,生意极好,一度见证了塘栖镇的辉煌。
1896年(光绪二十二年),夏氏将夏同福酱园卖于汪道生家,牌匾换成了“汪同福生记”,盛景不错,红红火火了好些年。
谈论起历史长河,沈士良娓娓道来:“同福永几经易主,老底子的醇香却始终未变,它的品牌发展史最主要的节点在1956年,当时同福永与塘栖仲嘉顺、源新、郭源茂等酿造厂合并,改为地方国营塘栖酿造厂。”
“酒厂最好的时候,职工人数达490人,产品有黄酒、白酒、果露酒、药补酒、啤酒等5大类40余种,年产量15488吨,年产值1068万元,所产清宫御酒、状元红、竹叶青、蚂蚁酒、双参礼酒等,在市场上十分畅销。”说起同福永的前世今生,沈士良神采飞扬,“塘栖酒厂用的大米是从我这里进的,这款大米也是百年老字号,叫‘广泰丰’,品牌创始于1918年。”
20世纪末,酒厂生意滑坡,产品出现滞销,沈士良了解了同福永背后的故事,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和老字号的商业价值,于2007年接手酒厂并申报了老字号。
老字号评审专家来实地考察后,发现厂区内那一排排具有百余年历史的大缸、一排排像金字塔一样的竹编缸罩、一百余年没迁过址的生产厂区,不由啧啧称奇。一百余年没动过地方的老字号,这在浙江全省都少见。2011年,同福永正式被浙江省商务厅认定为“浙江老字号”。
工艺创新,于吴越之地酿好酒
一直以来,同福永以酿制黄酒、白酒为主。在沈士良的构想中,主打黄酒兼营白酒的格局——很难在杭州以外的地方立足,但好在有宝剑傍身,“浙江老字号”这块金字招牌,给了同福永十足的底气。
受困于浙江区域的白酒市场一直为外地品牌所占据,沈士良决定从白酒打开局面,但要把白酒推向强手如林的市场,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。
纵观浙江区域,黄酒品牌多白酒品牌少,这是人们的共识,在很多人的概念里甚至觉得,浙江人是不喝白酒的,浙江也没有什么好的白酒品牌。沈士良却不这么认为,他觉得浙江是有能力做出白酒的,而且也终将会做出属于自己的高端白酒。
要赢得市场,关键靠质量。酒这产物,质量好不好,一喝就知道。沈士良做白酒有一个特别优势,十几年来米业经营的经验让他所获颇丰。因此,他对制酒所用的荞麦、高粱、糯米、小麦、粳稻等谷物的原料供应、品质情况了如指掌,这为白酒的酿造奠定了基础。
沈士良请来精通白酒酿造工艺的老师傅耐心研磨,在保证酿造工艺古法传承的基础上,融入现代工艺匠心打磨,提升白酒品质,研制出了原酿珍藏白酒。
塘栖的老百姓亲切地称它为“塘茅”,每逢宴请便以“塘茅”助兴。一来二去,酒香飘出了万里……眼下,53度、43度、38度和36度的同福永红瓶白酒已走出杭州,行销华东地区。沈士良说:“只有手工纯酿的老手艺,才能让同福永的美味百年传承。”
多元发展,时代芳华不落幕
百年老厂几易其手,却从未中断经营,同福永在品牌积淀上的造诣很深。
同福永非常注重品牌文化建设,一直致力于挖掘历史文化底蕴,弘扬酒文化,传承酒文化。
2015年10月,因扩产需要同福永搬到新厂区,地处塘栖镇西河村。新建的酒厂内置几十个窖池,主要用于酱香白酒酿造。同福永用水极其讲究,使用千岛湖水酿酒,从源头保证酒的香醇。
“同福永在塘栖水北街原址,有望开辟成了一个酒文化展示馆,实景再现同福永的百年传承。”沈士良补充道。现代建筑钢筋水泥、玻璃幕墙,在现代楼宇里寻味百年老街特色,犹如历史飞奔而来,别有滋味上心头。
2016年,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齐聚杭州开办峰会,同福永品牌必然不会缺席。峰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向同福永公司颁发《G20感谢状》,嘉奖同福永在大会中展示出了风采,展示出了能力,展示出了特色,更展现了实业报国的理想、回报社会的情怀和担当。“有了这份情怀和担当,相信我们的企业会走得更远,发展得更好。”沈士良信心满满。
近几年,同福永不断开疆拓土,拓宽领域。沈士良承包了酒厂附近一百多亩枇杷地,园内枇杷树全部采用生态种植,从种植、采摘到酿酒,做足枇杷酒全产业链,繁荣了地方果园经济。
酿制的枇杷果酒甘甜馥郁,润肺去燥,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养生果酒。随着枇杷酒的成功研制,梅酒、桃花笙记等果酒相继上市,火热销爆京东商城等电商平台,正逐渐成为“网红”酒。
历史传承的背后是不断发展。同福永将酒业融入旅游,进行业态整合,将品味独特的各种果酒和古法酿制酒融入农业休闲旅游服务,让人们在体验生态农业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老底子的味道。
展望未来,海阔凭鱼跃
果酒系列是同福永目前重点开发的项目,其制作工艺还让这家老字号企业获得了一张现代化的“新名片”——浙江智造精品企业。沈士良本人也对果酒产品寄予了很大希望:“至少要在销售份额的占比上,把果酒提升到和黄酒、白酒同等重要位置。”他表示,果酒还是有比较大的拓展空间的,做得好的话,会很快适宜年轻人的喜好。
“杭州地区果品丰富,只要有足够的精力,足够的研发投入,我们就可以做春酿、夏酿、秋酿、冬酿。像青梅、枇杷、水蜜桃、蜜梨、葡萄、蓝莓,都可以制成果酒。我相信只要经营有道,注重果品品质和风味开发,果酒可以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,很快会成为继白酒、黄酒、啤酒、红酒之后的第五大酒产业。”沈士良内心执着,无比坚定。
对于同福永的将来,沈士良想法颇多,他说:“下一步,我们要将同福永品牌打造成与时俱进的浙江酒业标兵。除此之外,万吨酒库着重开发‘酒银行’项目,让前来买酒的客户不仅能亲眼目睹酿酒过程,还能亲自将酒封坛入窖,自定取酒年限,想什么时候开坛就什么时候开坛。”
悠悠运河水,诉不完古镇千古情,道不完好酒匠心酿。在匠人的匠心研磨下,同福永斩获佳绩:2019年“同福永白酒酿造技艺”被列入余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;2021年,沈士良被授予“临平工匠”称号。2022年7月,中国酒类协会和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共同举办的行业会议在杭召开,以茅台、五粮液、汾酒、泸州老窖为代表的知名企业受邀与会,沈士良携5名公司骨干与茅台董事长季克良先生就白酒酿造工艺、储藏工艺、品牌未来发展等方面展开交流与研讨,获益匪浅。这位酿酒大师说,杯杯“甜酒”醉香百年。